/智慧的实干家/
展览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热捧,源于苏东坡鲜活的立体形象。他首先是一个智慧的实干家,在因地制宜为民造福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文学、艺术以外的创造性才华,颇为有趣。三十几岁和五十几岁两度调任杭州,在疏浚西湖中除了人们熟知的苏堤,在湖中用三个石塔划分区域鼓励百姓种菱角,既耕湖牧鱼发展了农业生产,又保持了西湖的后续通畅。他肯定不会想到一千年后,作为西湖治理的伴生景观,三潭印月一不小心还印入了人民币。遇到瘟疫流行,他专门集中病人,尤其是贫困病人于自己搭建的安乐坊中进行集中救治,并对药方使用和救治流程进行了规范,提高防治效率,让人似乎看到方舱医院的影子,成为医院的雏形。在杭州两度任期短短五年,却泽披这座城市千年。作为江南最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,离不开苏轼的点石成金,他在杭州的手笔算得上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古典版,让绿水青山带来的绿色财富流淌千年。
任徐州知州,面对黄河决口如此大的灾情,他亲自上一线指挥,甚至期间住在堤坝上不回家,带领百姓奋战。黄河水患治理好后还专门造了一座黄楼镇水,落成之日在城楼上摆酒设宴犒劳百姓,全城万人空巷前来祝贺,与民同乐、懂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父母官和领导者形象呼之欲出。冬天里老百姓烧柴困难,他根据徐州的地理条件和史料记载,派人四处勘探寻找,最终在一个叫白土镇的孤山上找到了类似于煤炭的石炭矿,解决了百姓的燃料需求。
被贬黄州期间,由于养不起和其它一些愚昧的原因,当地有将婴儿杀死或遗弃的陋习,苏轼得知后果断采取措施成立救儿会,请当地慈善有威望的人当会长,自己带头捐款并向富人募捐购买布匹米粮等生活用品,安排专人到各村打听贫苦的孕妇,给予一定报酬请她们哺育被救下来的婴儿,还请寺庙里的和尚朋友主管账目,建立起一套救助体系,制止杀婴陋习,挽救了不少婴儿的生命,堪称当时的福利院。
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,我们看见苏轼不同于一般的古代知识分子,他们“学而优则仕”,一心谋求权力并力争上游。居庙堂之高,成为大部分人实现个人价值的终生追求,若不可得则退处江湖之远。苏轼不然,他真正做到了以百姓的苦为己苦,以百姓的乐为己乐。
苏东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史料丰富,从中我们还看出他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天赋和能力,在气象、地理、天文、医药、金融、经济等自然科学领域才华过人,是一位学者型、专家型领导者。他的施政总是展示出长远、卓越的眼光,命运不把他安放在权利中心而官任大半个中国,把这样一位充满创造精神的实践家、实干家送到百姓身边,恰恰能够让他急百姓之所急,想百姓之所想,与当地百姓一起调查研究,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方案并屡屡取得成功,如果换个角度看,他一辈子的地方官经历何尝不是老百姓的福气。
/有趣的美食达人/
苏轼在任上为老百姓的所作所为实在是独一无二,宋神宗称其为“天下奇才”,林语堂评论他是“富有生机,元气淋漓”可谓准确不过,他在地方管理中展示出来的智慧显示了一颗有趣的灵魂。这有趣的灵魂,还特别表现在他对美食的嗜好上。早在家乡眉州时,他就经常自己下厨炝煮长江鱼,烹制鱼羹,然后呼朋引伴来品尝,朋友们无不称美味。天下无人不知东坡肉,他为此还专门写就了《炖肉歌》总结烹制猪肉的技巧。美食只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,他却用业余时间把自己造就成了一位美食达人,可谓政治家、文学家里的另类,饕界里的翘楚。刚到黄州时,看到长江绕郭好竹连山,他就知道此地肯定鱼美笋香,后来利用当地便宜的猪肉和丰富的竹笋资源开发了竹笋焖猪肉。粳米只能为当地富人享用,他就用大豆和粗糙的小麦同煮创造了甜香的“二红饭”,让百姓也饱口福。居常州时为尝鲜冒险品河豚肉而不顾其毒性,后来官徙惠州,日啖荔枝三百颗却“更喜河豚烹腹”,有荔枝吃还念念不忘河豚,吃着碗里看着锅里,“吃一看二眼观三”,多么典型的吃货!在儋州,将人们不吃的牡蛎与酒并煮,做成了未始有的美食,开食生蚝的先河。还以山芋和芦菔白米为原料做过“玉糁羹”,“山芋羹”,美其曰“香似龙涎”、“色香味奇绝”。
那些流传下来的美食制作名篇诸如《菜羹赋》《食猪肉诗》《豆粥》《老馋赋》等等,是他对美食倾情的充分表达,以致于今天人们编撰美食丛书,虽然菜品未必与他有渊源,还是取名《东坡美食》以示菜谱之优。
美食当然离不开美酒,黄州时他主持酿造过“蜜酒”,岭南时成功酿造“万家春”,还有什么桂花酒、竹叶酒、松花酒,虽然并不都成功,也是乐此不疲。食与酒分不开,酒又与诗不可分,他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,谁说不是这自酿的清酒勾兑坎坷经历而出的呢?今天他的家乡以东坡命名的酒业公司还正畅销着主打产品“苏轼酒”。如果生活在今天的商业时代,我想他一定能轻轻松松打造一个食品集团,塑造一介地方美食品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,文化搭台经济唱戏,他二者皆擅。
当然,他吃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饕餮盛宴,而是解决工资微薄带来的现实生存需要,也是排遣心中失意,苦中作乐的方式,还是在动乱年代和生产力低下背景下帮助百姓的饱腹之计,最后才是对于味蕾的满足。只是口舌之欲中吃出了来之安之的豁达,才是苏轼独有的样子。苏轼的与众不同来自骨子里,除了美食和社会管理,他还研究炼丹养生、研究盖房搭屋、研究造纸制墨,只不过巨大的文学、书法成就掩盖了他接地气、会生活的一面。从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到“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纵观他的一生只能说命运一直在跟苏东坡开玩笑,二十多岁刚要入仕就碰上母亲去世不得不回籍奔丧;英宗早在继位之前就仰慕他,怎奈在位太短来不及重用他;神宗爱他的才却受到各方钳制不得用。哲宗年幼不谙世事无法在党争中保护他。一走上历史舞台,他的命运似乎已经被注定,翰林院学士、兵部、礼部尚书不是他的终归,各地卑职才是他的宿命。几乎一生都处在被贬辗转中,在乌烟瘴气的朝堂上,抱负于他就是一场白日梦。
/全能型人才/
苏轼祖上曾是小康之家,在他小的时候,他爷爷经常携酒一樽与人席地而坐谈笑风生饮酒高歌,饥荒时也将几万石粮食开仓赈粮。他的父亲思想独立个性强烈,也许正是童年时的耳濡目染和基因遗传,培养了他豁达大度的性格,“秉性难改的乐天派,悲天悯人的道德家”像是与生俱来。他曾自嘲生在天蝎宫下,本来就是要饱经忧患的。所以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”据记载宋代被贬海南是仅次于极刑的惩罚,因为以当时的条件飘洋过海凶多吉少,况且岛上潮湿多瘴,不利生存。不管是哪里,他都以视死如归的精神在板车的吱呀声中上路。
虽然“身如不系之舟”,但在“万顷波中得自由”,他在丰富的贬谪经历中开悟,他不像一般中国知识分子识尽愁滋味后的归去来兮。他的洒脱上接庄子、陶渊明,又有别于他们,他是以出世的态度入世,对于不公和磨难报以莞尔一笑,用对世路的旷达取代失意的哀愁,从这一点不得不说他还是幸运的。不在帝国中心那么就在广阔的大地上建功立业,活脱脱把自己历练成一个上得厅堂、下得厨房的全能型人才,显示出充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。“人间不可无一,难能有二”,他的传奇经历仿佛为有宋沉闷残酷的千年史点缀上诙谐的一笔。正是基于他的有趣灵魂和人格魅力,无论是书生硕儒,文艺大咖,还是目不识丁的村姑野老,无不崇敬他膜拜他挂念他。1101年,66岁的苏轼在常州仙逝,满城上下咨叹出涕,“士民惜哲人之萎,朝野嗟一鉴之逝”。遥想当年黄州、惠州、儋州,每一次离任都是千人万人送别;欧阳修每逢收到他新写的文章能欢乐终日,神宗皇帝每次举箸不食时必定是在看苏轼的文章。从王公到百姓,谁说他不是全民的偶像呢?
可以说人人心中都有个苏东坡,苏东坡的豪气、骨气、勇气、正气已经融入我们的民族血液,就像这些气质在他身上与生俱来。正如展览主题所言,风流是他留给后人的印象。洒脱,把艰苦的日子过成诗和远方,在历史车轮滚滚洪流中,在熙熙攘攘的利来利往中,在负重前行的生存挣扎中,驻足回望这位高士风范,是否给今天的后人一些启示呢?(刘昌玉)
文章来源:美术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