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,您好欢迎您登录!

菜单

杨丽萍携孔雀舞跨界圈粉 新文创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

发布时间:2020-06-07

从数字敦煌到故宫文创IP,再到戏曲非遗联姻动漫游戏。在互联网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各大传统文化在对接时代审美的基础上,纷纷拓宽自身宣传渠道开展跨界融合。近日,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携手腾讯旗下游戏《QQ炫舞》,将自己的代表作《雀之灵》进行舞步、音乐、服饰全方位的经典传承与互动焕新,推出了全新音乐舞蹈内容,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刮起了孔雀舞新潮流。

数字传承:传统文化“破圈”成为热潮

无论是对于舞蹈界还是普通大众,杨丽萍与孔雀舞这两个名词早已是相辅相成,互为一体。在杨丽萍以往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,她一直努力开拓着自己的艺术疆土,并成功地将来自傣族原生态舞蹈——孔雀舞,从西南边陲逐步带入大众视野,极大促进了传统舞蹈在当代的发展。

然而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如何寻求突破与创新,是近年来每一个文化从业者都面临的考题。这些年,杨丽萍培养徒弟、编排舞剧、全球巡演,在传承和推广民族舞蹈的道路上从未停歇。

这次,杨丽萍带着《雀之灵》从传统舞台走向线上游戏,并首次对外授权《雀之灵》IP,将音乐、舞蹈、服饰植入游戏中。用杨丽萍的话说,她天性里面就有好奇,想要去发现和创造,总希望和当代人的审美碰撞,融合。“这是一个很新鲜的事,我希望通过游戏这样的方式,把我多年来典型的肢体艺术,进行创新性改编重新呈现,把民族舞蹈传递到更多年轻人的世界,让他们重新对传统民族舞蹈感兴趣,”杨丽萍说。

杨丽萍的跨界,吸引了网友的极大关注。最直接的反馈是,游戏内有93%的日活跃用户参与了孔雀季活动。整个活动期间,平均77%的参与率,也为QQ炫舞创造了今年以来最高的数据。在快手平台,#孔雀舞很OK#这个视频挑战下,有超过30万的用户自发创作了UGC作品,晒出了他们在游戏内或现实中的孔雀舞舞姿。显然,这一碰撞产生的“火花” ,不仅让孔雀舞这个IP,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传播触达,同时也在商业与文化二元价值相统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
跨界融合:用艺术的品质去把关传统文化

数字化传承,最怕浅尝辄止的流于形式。在一款以年轻用户为群体的音舞游戏中,将传统民族舞融入其中,展现它背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同时,为何能受到年轻人如此青睐?在杨丽萍看来,无论怎么创新,都不能离开民族的根,只要双方努力,从审美和艺术的品质去把关,就会有希望。于是在杨丽萍的全程参与和指导下,主创团队前后历经371天,共投入25位设计师,跨界9位知名艺术家,经过12个版本的不断迭代,交出了答卷。

原版舞剧《雀之灵》的精髓之处在于极具个人特色的手指动作运用,为了在游戏中完整地展现雀之灵的美丽,主创团队邀请了青年舞蹈家胡沈员、知名街舞编导萱萱等艺术家参与共创。通过骨骼绑定技术,不仅首次在音舞类游戏中实现了手指动作的呈现,还保留了50%的原版《雀之灵》动作,并有机融入街舞元素,使整个舞步既有了孔雀舞的神韵,同时也更加流行时尚。

在游戏服饰的打造上,杨丽萍的设想是“一定要能跳舞”。于是,从服饰面料、款式设计、服装配色、到游戏内服饰特效等细节,杨丽萍亲自参与、全程监修。经过半年的设计修改,最终服饰不仅保留了原版《雀之灵》的经典元素,同时加长了裙摆,增加了孔雀蓝配色,结合游戏光影效果,孔雀精灵极具梦幻感。

值得一提的是,《雀之灵》原曲作者、中国流行音乐家协会副会长三宝担任此次音乐顾问,先锋音乐人刘柏辛进行改编创作。在三宝老师的监修下,刘柏辛创作的新版音乐《瞳·雀》,既保留了《雀之灵》原曲音乐中具有辨识度的部分,还注入流行电子乐和说唱元素,实现流行与经典的融合,使之更加适合在游戏内使用。QQ炫舞“瞳·雀”版本一上线便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,大家都表示在游戏中看到的《雀之灵》,可以说是形神兼备。

科技赋能:助力打造中国文化符号

任何事物,只要拥有了年轻群体的关注,就能够涌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。此次,杨丽萍将孔雀舞通过游戏进行流行化的演绎,让民族舞蹈在与时代嫁接中摩擦出二次新生。这看似是传统文化的“破圈”,其实是数字时代,传统文化走向创新的重要实践。

2019年,云南省与腾讯共同发布国内首个省级文旅融合实践---“新文旅IP战略合作计划”。杨丽萍作为云南文化名片与QQ炫舞合作,正是该计划在2020年落地的首个重要实践。通过将线上的数字文化内容,与云南地方文旅资源相结合,不仅为云南带来更加新鲜的旅游玩法和体验,进一步探索文化和商业价值的相互赋能,进而也为讲好云南地方故事,打造中国文化符号提供更多可能。

从“数字故宫”多元化探索,让六百年的紫禁城从一个伟大建筑群,变成一个动人的文化符号;到敦煌研究院推出的“云游敦煌”,让敦煌之美通过创意和技术飞出石窟,走入千家万户;再到如今以数字连接传统与现代,探索云南文旅融合,在互联网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以IP构建为核心,通过科技赋能文化,用数字技术传承、活化、弘扬文化遗产,新文创为新时代传统文化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、合理的解题思路。(光明网记者 刘希尧)


上一篇:中国舞协组织舞蹈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

下一篇:全国政协常委冯巩呼吁创设文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奖项

Copyright © 2022           山东纳威菲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鲁ICP备19031344号-1

技术支持:富库网络